您好,歡迎光臨達州市精神衛生中心網站! 今天是: 設為首頁 | 加為收藏
               
              達州市精神衛生中心

              關于轉發省衛生計生委等部門四川省貫徹落實全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15—2020年)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6-04-15 09:19:14   來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網   評論:0 點擊: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轉發省衛生計生委等部門四川省貫徹落實全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15—2020年)實施方案的通知

              川辦發〔2016〕25號
               


              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有關單位: 

                省衛生計生委、省綜治辦、省發展改革委、教育廳、公安廳、民政廳、司法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殘聯《四川省貫徹落實〈全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15—2020年)〉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4月7日



               
              四川省貫徹落實《全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15—2020年)》實施方案

              省衛生計生委 省綜治辦 省發展改革委 教育廳 公安廳

              民政廳 司法廳 財政廳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省殘聯
               


                為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進一步提升我省精神障礙疾病的預防、治療和康復工作水平,推動精神衛生事業全面發展,維護和增進人民群眾身心健康,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衛生計生委等部門全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15—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5〕44號),參照國家有關部門共同研究制發的《〈全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15—2020年)〉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結合我省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標 

               ?。ㄒ唬┛傮w目標。到2020年,普遍形成政府組織領導、各部門齊抓共管、社會組織廣泛參與、家庭和單位盡力盡責的精神衛生綜合服務管理機制。健全精神衛生綜合服務管理體系,確保精神衛生預防、治療、康復服務等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完善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保障制度,顯著減少患者重大肇事肇禍案(事)件發生。積極營造理解、接納、關愛精神障礙患者的社會氛圍,提高全社會對精神衛生重要性的認識,促進公眾心理健康,推動社會和諧發展。 

               ?。ǘ┚唧w目標。 

                1.精神衛生綜合管理協調機制更加完善。省、市、縣三級普遍建立精神衛生工作政府領導與部門協調機制。2016年,所有市(州)和縣(市、區)建立健全精神衛生工作政府領導與多部門協調工作機制。到2020年,70%的鄉鎮(街道)建立由綜治、衛生計生、公安、民政、司法行政、殘聯、老齡等單位參與的精神衛生綜合管理小組;有條件的村(社區)成立關愛幫扶小組。(責任單位:省衛生計生委、省綜治辦、公安廳、民政廳、司法廳、省殘聯。排第一位的部門為牽頭部門,下同) 

                2.精神衛生服務體系和網絡基本健全。到2017年,省、市、縣、鄉、村(社區)精神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建立健全,力爭全省常住人口每萬人擁有精神科編制床位增加到4.64張。到2020年,建立省級精神衛生中心,常住人口超過50萬且市級機構覆蓋不到的縣(市、區)設置或明確一所精神衛生專業機構,其他縣(市、區)至少在一所符合條件的綜合性醫院設立精神科(精神科門診或心理治療門診)。支持市(州)、縣(市、區)殘疾人康復機構開展精神病患者過渡性康復。(責任單位:省衛生計生委、省編辦、省發展改革委、民政廳、省殘聯) 

                3.精神衛生專業人員不足狀況得到明顯緩解。到2017年,各縣(市、區)至少有1名專職精神衛生防治人員,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至少有1名專職或兼職精神衛生防治人員,有條件的鄉鎮衛生院應當至少有1名經過精神衛生專業培訓的專(兼)職全科醫師,心理治療師、社會工作師基本滿足工作需要。到2020年,全省每10萬人口精神科執業(助理)醫師數量不低于2.8名。(責任單位:省衛生計生委、教育廳、民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殘聯) 

                4.嚴重精神障礙救治管理、康復、救助任務有效落實。及時發現并管理救助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有肇事肇禍行為的患者依法及時得到強制醫療或住院治療。到2020年,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率達到80%以上,精神分裂癥治療率達到80%以上;符合條件的貧困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全部納入醫療救助;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肇事肇禍案(事)件特別是命案發生率顯著減少。(責任單位:省衛生計生委、省綜治辦、公安廳、民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殘聯) 

                5.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防治能力明顯提升。公眾對抑郁癥等常見精神障礙的認識和主動就醫意識普遍提高,醫療機構識別抑郁癥的能力明顯提升,抑郁癥治療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50%。各地普遍開展抑郁癥等常見精神障礙防治,2017年底前,六大區域精神衛生中心建立心理援助熱線;到2020年,80%的市(州)建立心理危機干預隊伍。(責任單位:省衛生計生委) 

                6.精神障礙康復工作初具規模。探索建立精神衛生專業機構、殘疾人康復機構、社區康復機構及社會組織、家庭相互支持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體系。到2017年,50%的精神衛生??漆t院成立康復科開展院內康復,35%以上的縣(市、區)設有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機構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委托社會組織開展康復工作,70%以上的縣(市、區)設有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機構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委托社會組織開展康復工作。在開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的縣(市、區),50%以上的居家患者接受社區康復服務。(責任單位:民政廳、省殘聯、省衛生計生委) 

                7.精神衛生工作的社會氛圍顯著改善。醫院、學校、社區、企事業單位、監管場所普遍開展精神衛生宣傳及心理衛生保健。到2017年,所有學校設立心理輔導室并配備專職或兼職教師,監獄、看守所、拘留所、強制隔離戒毒所等特殊場所成立心理輔導室,省、市級主流媒體至少每月開展一次心理衛生知識宣傳。到2020年,城市、農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識知曉率分別達到70%、50%,在校學生心理健康核心知識知曉率達到80%,大眾心理衛生知識宣傳覆蓋率超過50%。(責任單位:省委宣傳部、省衛生計生委、教育廳、公安廳、司法廳、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殘聯、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省老齡辦) 

                二、主要任務 

               ?。ㄒ唬┙⒔∪C合管理協調機制。 

                1.進一步完善省精神衛生工作廳際聯席會議制度,強化部門協作配合,做好登記培訓管理,統籌做好精神衛生工作。(責任單位:省衛生計生委) 

                2.各市(州)、縣(市、區)成立由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宣傳、綜治、發展改革、教育、公安、民政、司法行政、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計生、食品藥品監管、政府法制辦、工會、團委、婦聯、殘聯、老齡辦等部門(單位)負責人參加的精神衛生綜合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各鄉鎮(街道)建立由鄉鎮(街道)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負責綜治、衛生計生、公安、民政、司法行政、殘聯、老齡等工作人員組成的精神衛生綜合管理小組。各村(社區)成立由村(社區)干部、民警以及綜治、民政、殘聯工作人員和村(社區)醫生、志愿者參加的關愛幫扶小組,幫助患者及其家庭解決治療管理、康復指導等方面的問題,形成五級網絡服務管理體系。每年至少召開一次精神衛生工作聯席會議。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綜合管理小組會議,每月至少召開一次關愛幫扶小組會議,協調解決精神衛生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藏熑螁挝唬焊魇校ㄖ荩┤嗣裾?nbsp;

               ?。ǘ┩晟凭裥l生服務網絡。 

                1.加強專業機構能力建設。加快省精神衛生中心建設,充分發揮醫療、教學、培訓、科研功能,指導全省開展好精神衛生工作。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加強縣級精神衛生專業機構和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機構服務能力建設,重點加強精神衛生服務空白縣(市、區)的??茩C構建設。各市(州)規劃建設一所收治嚴重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障礙患者強制醫療場所,尚未建立強制醫療所的市(州),當地政府應當指定至少一所精神衛生專業機構履行強制醫療職能,并為其正常運轉提供必要保障。充分依托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作為國家級區域中心優勢,進一步提高四川省精神衛生服務水平。大力支持基本具備條件的市(州)、縣(市、區)殘疾人康復機構開展精神病殘疾人康復業務。大力支持成都、自貢、攀枝花、綿陽、廣元、南充市精神衛生中心作為省六大區域中心建設發展,充分發揮其區域內精神衛生醫教研防等方面的牽頭和指導作用。加快綜合醫院開設精神科(精神科門診或心理治療門診)。鼓勵中醫醫院開設精神科(精神科門診或心理治療門診),貫徹落實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中醫類別醫師從事精神障礙疾病診斷與治療有關問題的通知》(國中醫藥辦醫政發〔2015〕9號)。鼓勵支持社會辦醫療機構開設精神科(精神科門診或心理治療門診),增加執業范圍,規范醫療行為,持續提高其精神衛生臨床服務水平。同時,在醫院等級評審工作中,把綜合醫院設立精神科(精神科門診或心理治療門診)作為必查項目。(責任單位:省衛生計生委、省發展改革委、公安廳、民政廳、省編辦、省中醫藥管理局、省殘聯) 

                2.完善精神衛生防治網絡。各級衛生計生部門要委托同級精神衛生專業機構承擔精神衛生技術管理和指導職能,負責醫療、預防、醫學康復、健康教育、信息收集、培訓和技術指導等工作。暫無精神衛生專業機構的地區,衛生計生部門委托上一級或鄰近地區精神衛生專業機構承擔技術指導任務,并指定同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相關業務管理。積極探索心理咨詢機構工作模式和管理政策,發展和規范心理咨詢服務。(責任單位:省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工商局) 

                3.加快建立精神衛生康復服務網絡。制定并實施全省社區精神康復服務網絡建設規劃,改善我省社區精神康復服務明顯滯后的狀況。依托殘聯現有的殘疾人康復機構,將符合患者出院條件且需要繼續進行康復治療的精神殘疾人納入各級殘疾人康復機構進行康復治療。精神衛生??茩C構要積極開展院內康復服務,并定期深入社區指導開展康復服務,社區居委會為其提供配合服務。探索由精神??漆t院領辦社區精神康復機構的模式。各縣(市、區)要通過對現有機構的調整整合,至少設置一所精神康復機構或承擔精神康復的機構,為出院后無法回歸家庭、無監護人或監護人無能力監護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提供康養場所。依托現有康復機構資源增加精神康復業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鼓勵和引導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參與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切實做好復員退伍軍人、精準扶貧對象、特困人員、低收入人員、社區服刑人員、刑滿釋放人員、被監管人員、吸毒戒毒人員等特殊群體中精神障礙患者的康復服務。加強康復服務管理,不斷提高康復服務規范化、專業化水平。(責任單位:民政廳、省殘聯、省發展改革委、公安廳、司法廳、省衛生計生委) 

               ?。ㄈ┘訌娋裥l生隊伍建設。 

                1.合理配置精神科醫師、護士、心理治療師,探索并逐步推廣康復師、社會工作師和志愿者參與精神衛生服務的工作模式。各地要按照區域內人口數量及承擔的精神衛生防治任務配置公共衛生人員。(責任單位:省衛生計生委) 

                2.醫學院校要加強精神醫學、應用心理學、社會工作學等精神衛生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工作;鼓勵有條件的在川高等院校舉辦精神醫學本科專業;在醫學教育中保證精神病學、醫學心理學等相關課程的課時。(責任單位:教育廳、省衛生計生委) 

                3.加強精神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精神科護士培訓,加大轉崗培訓、增加執業范圍培訓力度,充實精神衛生人才隊伍。鼓勵基層符合條件的精神衛生防治人員取得精神衛生執業資格,支持心理學專業人員在醫療機構從事心理治療工作,完善心理治療人員職稱評定辦法。充分認識精神衛生服務工作的特殊性,加強精神衛生工作人員職業保護,提高精神衛生工作人員待遇水平,并依法依規給予適當津貼。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要開展醫務人員精神障礙相關知識與技能培訓。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及志愿者廣泛參與精神衛生工作服務。(責任單位:省衛生計生委、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殘聯) 

               ?。ㄋ模┤嫱七M嚴重精神障礙救治救助。 

                1.加強患者登記報告。各級衛生計生、綜治、公安、民政、司法行政、殘聯等單位要加強協作,全方位、多渠道開展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日常發現登記和發病報告。村(居)民委員會可應疑似精神障礙患者家屬請求協助其就醫。具有精神障礙診療資質的醫療機構要落實嚴重精神障礙發病報告管理制度,按《嚴重精神障礙發病報告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報告確診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鶎俞t療衛生機構發現轄區內的確診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要及時登記,并錄入國家嚴重精神障礙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信息共享。(責任單位:省衛生計生委、省綜治辦、公安廳、民政廳、司法廳、省殘聯) 

                2.做好患者綜合管理。各地要按照“應治盡治、應管盡管、應收盡收”要求,積極推行“病重治療在醫院,康復管理在社區”服務模式,對急性期和病情不穩定的患者,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及時轉診到精神衛生專業機構進行規范治療,病情穩定后回到村(社區)接受精神科基本藥物維持治療。結合山區和偏遠地區實際,研究制定符合精神藥物配送和分發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提高患者治療服藥可及性?;鶎俞t療衛生機構要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要求,為轄區內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建立健康檔案,提供隨訪管理、危險性評估、服藥指導等服務。各級衛生計生、綜治、公安等部門(單位)之間建立嚴重精神障礙信息定期交換與共享機制?;鶎俞t療機構要將危險性評估3級及以上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相關信息在上報縣(市、區)精神病防治機構的同時,及時交換給轄區內公安派出所、鄉鎮(街道)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鶎俞t務人員、民警、民政干事、綜治干部、網格員、殘疾人專職委員等要協同隨訪病情不穩定患者,迅速應對突發事件苗頭,協助患者及其家屬解決治療及生活中的難題。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研究建立肇事肇禍精神障礙患者收治管理機制,暢通有肇事肇禍行為或危險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收治渠道,設立應急醫療處置“綠色通道”,并明確經費來源及其他保障措施?!藏熑螁挝唬菏⌒l生計生委、省綜治辦、公安廳、民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殘聯、各市(州)人民政府〕 

                3.落實救治救助政策。各地要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疾病應急救助等制度銜接,發揮整合效應,提高精神障礙患者醫療保障水平。積極探索貧困精神障礙患者保障政策,實現患者救治救助“一站式”服務,實現醫保、醫療救助費用及時結算,使患者最大限度享受保障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貧困患者,要按照有關規定,資助其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并對其難以負擔的基本醫療費用給予補助。對無法查明身份患者所發生的急救費用和身份明確但無力繳費患者所拖欠的急救費用,要按照有關規定,先由責任人、工傷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等各類保險以及醫療救助基金、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等渠道支付;無上述渠道或上述渠道費用支付有缺口時,由疾病應急救助基金給予補助。對因醫保統籌地區沒有符合條件的精神衛生專業機構而轉診到異地就醫的患者,醫保報銷比例應當按照參保地政策執行。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各級民政部門要及時納入低保;對不符合低保條件但確有困難的,或獲得最低生活保障后生活仍有困難的,應當通過臨時救助等措施幫助其解決基本生活困難。(責任單位:省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民政廳、省殘聯、財政廳) 

               ?。ㄎ澹┓e極開展精神衛生宣傳和心理健康促進工作。 

                要將宣傳教育擺到精神衛生工作的重要位置。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作用,廣泛宣傳“精神疾病可防可治,心理問題及早求助,關心不歧視,身心同健康”等精神衛生核心知識,以及患者戰勝疾病、回歸社會的典型事例,引導公眾正確認識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理解、接納、關愛精神障礙患者,營造良好社會氛圍。要規范對有關肇事肇禍案(事)件的報道,未經鑒定避免使用“精神病人”稱謂進行報道,減少負面影響。要針對學生、農村婦女和留守兒童、職業人群、被監管人員、老年人等重點人群分別制訂宣傳教育策略,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組織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精神衛生宣傳,增進公眾對精神健康及精神衛生服務的了解,提高自我心理調適能力。(責任單位:省衛生計生委、省委宣傳部、教育廳、公安廳、司法廳、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省老齡辦、省殘聯) 

                各地要依法將心理援助內容納入地方各級政府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組建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社會工作師和護士組成的心理危機干預隊伍,定期開展培訓和演練,發生突發事件后及時組織開展心理援助。鼓勵、支持社會組織提供規范的心理援助服務信息,引導其有序參與災后心理援助。依托精神衛生專業機構建設心理援助熱線和網絡平臺,向公眾提供心理健康公益服務。精神衛生專業機構應當配備心理治療人員,為精神障礙患者及高危人群提供專業的心理衛生服務。綜合性醫院及其他??漆t院要對就診者進行心理健康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向轄區內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指導。各級各類學校配備心理健康教育專職人員,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制訂校園突發危機事件處理預案。高等院校要與精神衛生專業機構建立穩定的心理危機干預聯動協調機制,并設立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用人單位應當將心理健康知識納入崗前和崗位培訓,創造有益于職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環境。監獄、看守所、拘留所、強制隔離戒毒所等要加強被監管人員的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責任單位:省衛生計生委、教育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政府應急辦、公安廳、司法廳、省總工會、團省委) 

               ?。┲鸩酵晟凭裥l生信息系統。統籌建設精神衛生信息系統,并逐步與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全員人口數據庫對接,接入省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實現信息共享、業務協同。承擔精神衛生技術管理與指導任務的機構要做好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信息審核、分析等,定期形成報告,為相關部門決策提供依據。各地應當逐級建立衛生計生、綜治、公安、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司法行政、殘聯等單位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信息共享機制,重視并加強患者信息及隱私保護工作。要依法建立精神衛生監測網絡,基本掌握精神障礙患者情況和精神衛生工作信息,有條件的市(州)每5年開展一次本地區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責任單位:省衛生計生委、省綜治辦、公安廳、民政廳、司法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殘聯) 

                三、組織保障 

               ?。ㄒ唬娀I導。各地要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積極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的通知》(川辦函〔2013〕1號)要求,將精神衛生工作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作為平安四川、健康四川建設的重要內容。對接本方案目標和國家考核評估安排,制訂年度工作計劃。建立完善精神衛生工作政府領導和部門協調機制。充分發揮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作用,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切實加強本地區精神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要將精神衛生有關工作作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內容,統籌考慮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專業人才培養、專業機構運行保障等,推動精神衛生事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藏熑螁挝唬焊魇校ㄖ荩┤嗣裾?nbsp;

               ?。ǘ┞鋵嵅块T責任。有關部門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規定及相關政策要求,進一步明確職責任務,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工作落到實處。綜治組織要發揮綜合治理優勢,推動精神衛生工作重點、難點問題得到解決。各級綜治組織要加強調查研究、組織協調和督導檢查,將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安建設)考評,加大檢查考核力度,對因工作不重視、監督不到位、救治不及時,導致發生已登記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肇事肇禍重大案(事)件的,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和部門的責任。發展改革、衛生計生、公安、民政、司法行政等部門要按照“應治盡治、應管盡管、應收盡收”要求,切實加強精神衛生防治網絡建設。綜治、衛生計生、公安、民政、司法行政、殘聯等單位要強化協作,進一步完善嚴重精神障礙防治管理與康復服務機制。發展改革、衛生計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要加強對包括精神障礙在內的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的研究與指導。民政部門要會同殘聯、發展改革、衛生計生、財政等單位探索制訂支持精神障礙患者康復服務工作發展的保障政策,加強康復服務機構管理,不斷提高康復服務規范化、專業化水平。各級殘聯組織要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有關規定和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綱要提出的精神殘疾防治康復工作要求,推行有利于精神殘疾人參與社會生活的開放式管理模式,依法保障精神殘疾人的合法權益。衛生計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單位)要加強研究論證,探索心理咨詢機構的管理模式,制訂發展和規范心理咨詢機構的相關政策。(責任單位:省直有關部門) 

               ?。ㄈ┍U辖涃M投入。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將精神衛生工作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根據精神衛生工作需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安排專項經費保障精神障礙患者治療、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突發事件心理救援等精神衛生工作,并加強對任務完成情況和財政資金使用績效的考核。落實政府對精神衛生專業機構的投入政策,保障精神衛生從業人員特別是社會防治人員的工資待遇,按有關規定給予適當津貼。要建立多元化資金籌措機制,積極開拓精神衛生公益性事業投融資渠道,鼓勵社會資本投入精神衛生服務和社區康復等領域。(責任單位:財政廳、省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ㄋ模┘訌娍茖W研究。要圍繞精神衛生工作發展要求,針對精神分裂癥等重點疾病,以及兒童青少年、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的常見、多發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開展基礎和臨床應用性研究。重點研發精神障礙早期診斷技術以及精神科新型藥物和心理治療等非藥物治療適宜技術。加強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精神衛生法律與政策等軟科學研究,為精神衛生法律實施與政策制訂提供科學依據。促進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的生物、心理、社會因素綜合研究和相關轉化醫學研究。加強國際交流,吸收、借鑒和推廣國際先進科學技術及成功經驗,及時將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應用于精神衛生工作實踐。(責任單位:科技廳、省衛生計生委、省外事僑務辦、省食品藥品監管局) 

               ?。ㄎ澹╅_展督導評估。加強對本實施方案實施進展、質量和成效的督導與評估,將重點任務落實情況作為政府督查督辦重要事項,并將結果作為對下一級政府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2017年,要對各地、各有關部門(單位)實施情況進行中期考核;2020年,組織開展終期效果評估。(責任單位:省衛生計生委、省政府督查室、省綜治辦、省發展改革委、教育廳、公安廳、民政廳、司法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殘聯)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關于進一步做好維護醫療秩序工作的通知
              下一篇:全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15—2020年)

              分享到: 收藏
              ?
              友情鏈接
               
              版權所有:達州市民康醫院(達州市優撫康復醫院 達州市慈善醫院 達州市精神衛生中心)
              地址:達州市南外華蜀南路236號 電子郵箱:824707899@qq.com 聯系電話:0818-2666611
              備案號: 蜀ICP備19038497號  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證書編號:51170045016-19001
              技術支持:達州科創網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办公室被吃奶好爽在线观看视频|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免费观看|日韩乱偷区自中文|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